上海工地https://mp.weixin.qq.com/s/mqhu-j6yhsuAZ5Gq1rI0dQ
近日,上海建工发布了《2024 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3890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3002.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45%、39.2%和-44.5%,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
2024年上海建工在生产经营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深耕稳拓战略市场,核心业务持续发展
报告期,公司累计新签合同3,890亿元,其中建筑施工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额3,24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84%,基建业务比重进一步提升。设计咨询事业群发挥先导作用,完成新签合同额190亿元,进一步发挥产业联动作用。建材工业事业群完成新签合同295亿元,商品混凝土年产量保持5,000万立方米能级,钢结构加工量31万吨。房产开发业务加速项目去化,新签销售合同93亿元,加快资金回收。
公司系统实施“稳固大上海、决胜长三角、聚焦万亿GDP城市”经营策略,长三角区域的业务比重达到83%。
报告期内,在上海市场新签合同2,804亿元,中标了浦东机场四期扩建航站区主体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场区地上工程、北外滩91街坊480米超高层、康桥二期集成电路厂房、上海工业博物馆、第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上海科技大学二期、S16蕰川高速土建施工2标和5标、轨道交通19 号线22标、上海市域铁路南枫线工程设计2标、张园城市更新等大型项目。
外埠市场新签合同1,032亿元,中标了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河南金大地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无锡凤栖湾智造产业基地EPC项目、宜兴粮食物资储备中心EPC项目、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一期装饰工程、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景观绿化设计及咨询服务、厦门翔安机场片区园林景观全周期技术咨询服务、济南市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程设计、宜兴市城市快速环线(西环、南环)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儋州市污水处理一厂北部片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等项目。
海外市场新签合同54亿元,中标了柬埔寨6号公路暹粒进城段扩建、老挝丰沙里省供水系统、洪都拉斯乔卢特卡医院、加拿大埃德蒙顿市Yellow Head隧道工程等项目。
2024 年度公司中标10亿元以上重大工程施工项目34项,合计金额915.3亿元。
凝心聚力主责主业,兼顾量质统筹平衡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02.1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同比增长39%,效益增速高于规模增速。
公司加大力度推动在手订单实施,浦东机场南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北外滩91街坊、硬X射线、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科技馆大修、南汇支线NHSG-7标、长桥水厂、杭州西湖大学三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合肥先进光源、华虹制造(无锡)项目、广州香港马会马匹运动训练场、都江堰青城大桥、柬埔寨7号公路、卢旺达马萨卡医院改扩建等重点工程顺利实现关键节点;上海松江站即将启用、北横通道全线通车、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投入使用;世博中心综合楼、宁波中心大厦、沿江通道西延伸主线高速改建1标、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侨城校区、江阴泰富临港医院等项目竣工交付。
五大主营业务合计毛利占比92%,其中施工、设计、建材三项核心业务占比达85%。
公司建材工业事业群实现商品混凝土产量5,098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产量87万立方米。钢结构业务在高层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场馆钢结构、电厂钢结构基础上,大力拓展海工钢结构、设备钢结构,获得了TFM船用软管卷筒、三翼式硬质风帆等船用产品业务,加工量达31万吨,同比增长13%。
房产业务持续推进建设、销售、经营,加速资产周转,海玥黄浦源全年销售68亿元,惠南镇“城中村”旧改、嘉定菊园长租公寓等项目顺利推进,长租公寓“玥里”对外营业,毛利率显著回升。由于行业竞争等因素,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和建材工业毛利率略有下滑。
新兴业务持续发展,提升规模孕育未来
公司顺应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新趋势,积极发展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等六大新兴业务,培育未来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六大新兴业务完成新签合同额近千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
上半年,公司六大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530亿元,同比增长15.6%,占本期新签合同的26%。
其中,城市更新业务新签合同121亿元,同比增长9.1%,中标南京西路1038号商办用房改建、张园115-06和115-08地块、虹口区176街坊旧区改造等项目;上海名人苑、天津天美艺术街区等项目顺利推进;上海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等项目竣工交付。
水利水务业务新签合同105亿元,同比增长17.8%,中标吴淞江(上海段)河道工程施工2标、水乡客厅蓝环工程吴江段EPC、原水西环线北段工程XHB1.3标、青草沙陈行库管连通、嘉定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诸暨部分)施工Ⅲ标等项目;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常熟洪洞水质净化厂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
新基建业务新签合同278亿元,同比增长67.9%,相继中标康桥二期集成电路、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等项目;上海市域南枫线建设、海南风电海缆敷设、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等有序推进,华虹(无锡)12英寸生产线建成投片。由上海市政总院规划、设计的苏州盛泽湖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海陆空多种无人装备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运行和监管的新型综合应用体系)示范岛建成启用,全力竞逐全空间无人体系、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赛道。
生态环境业务新签合同62亿元,中标九段沙湿地治理、崇明北沿湿地综合防治、长风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园林景观等项目持续推进;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汤巷公园等建成开放。
建筑服务业务新签合同20亿元,建筑智慧运维、道路桥梁养护、轨道交通维保以及水利水务、生态环境等运维业务持续发展;营造商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招投标平台撮合交易额近1300亿元。
创新创效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初显
公司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数字化转型,加快“四 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创新,加快实施“五个一批”(统筹一批创新技 术应用;攻坚一批创新技术突破;储备一批前沿创新技术;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建 筑机器人)清单任务,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建筑机器人在套筒智能灌浆、智能淋水、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智能加工、智能石材铺贴等50 多个典型应用场景构筑新质生产力。攻克超高等级抗微振动结构模块化高精度施工、世界最高等级洁净室围护体系工业化安装等关键难题,形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房高效精益建造成套 技术。自主研发的建筑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平台“云工大模型产品服务平台”接入Deepseek,构筑8大模块70项功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4 年,集团牵头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5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6项;授权专利871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5 项。主参编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1项,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施企协认证项目15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工法14项。